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模式助推粮药产业双赢 ——访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江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 付学琴
编者按:江香薷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是江西道地中药材,味辛,性微温,归肺、胃经,入药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江香薷收载在内,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和渝水区等地为道地产地。近年来,江香薷产业逐渐成为主产地乡村振兴的优势中药材产业。为解决江香薷种植过程中粮药争地矛盾、连作障碍及产量低等难题,江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通过针对性研究,总结形成了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模式。该模式规范了江香薷—水稻轮作的生产技术规程,促进了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向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本期访谈栏目特别邀请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药食同源岗岗位专家付学琴介绍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势与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江西省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记者:付教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江香薷在江西省的产业发展情况。
付学琴:江香薷在江西省栽培历史超过千年,常年江香薷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是我国人工栽培江香薷的重要生产地和主产区。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江香薷这一农业特色资源,通过进一步做大江香薷生产规模,做长江香薷加工链条,做响江香薷地方品牌,让具有江西特色的江香薷走向全国、唱响大江南北,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江香薷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江西省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视察江西时提出的“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要求,大力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大力挖掘各地特色资源,发展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为加快江香薷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正在制定《江香薷—水稻轮作技术规程》,推动江西省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向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围绕江香薷挥发油灭菌技术进行科研攻关,成功提取出了具有杀菌、消炎、调节有害菌群等作用的物质,对江香薷杀菌、消炎等作用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江香薷温和不刺激的特有功效,研发出江香薷系列产品,努力开辟道地药材江香薷产业新天地。
记者:付教授,请您简单介绍江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对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模式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成果。
付学琴:为解决江香薷旱地连作病害重、产量低等问题,近20年来江香薷人工栽培用地绝大部分都选择水稻田,收获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成熟期偏晚,严重影响晚稻生产,粮药争地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就得将江香薷收获期至少提前至7月底或8月初。
自2018年江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成立,我作为药食同源岗岗位专家就一直和药食同源站站长周归荣对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技术进行研究,直到2023年我们才总结出多年的栽培经验,集成了江香薷—水稻轮作技术规程并已获得立项。
记者:江香薷的正常收获期一般为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采用江香薷—水稻轮作模式提前收获江香薷,在药效方面会有什么影响吗?
付学琴:江西省7月底至8月初多数年份都是高温干旱时期,江香薷生长受到较强的抑制,甚至会停止生长,其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不大。经连续多年多点检测结果显示,江香薷7月20—31日收获与8月1—10日收获相比,产量、药效成分差异不显著且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所规定的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总量不得少于0.16%的标准。以2021—2023年的检测情况为例,2021年7月20日测产每亩鲜重1240.59公斤、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总量0.728%;8月10日测的亩产鲜重为1257.01公斤,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总量0.756%。两者相比:产量相差16.42公斤,产量差异1.32%;成分相差0.028%,成分差异3.85%。2022年7月25日测的亩产鲜重为1661.13公斤,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总量0.810%;8月5日测的亩产鲜重为1662.72公斤,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总量0.823%。两者相比:产量相差1.59公斤,产量差异0.1%;成分相差0. 013%,成分差异1.6%。2023年7月25日测的亩产鲜草为1733.13公斤,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总量0.718%;8月7日测的亩产鲜重为1737.01公斤,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总量0.747%。两者相比:产量相差3.88公斤,产量差异0.22%;成分相差0.029%,成分差异4.04%。三组数据对比发现,产量、药效成分差异均不显著。因此,适当提前收割江香薷可为后茬作物提供充足的生长时间,不会降低江香薷的药效和经济效益。
记者: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势还有哪些?
付学琴: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势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效解决粮药争地矛盾。实施规范化栽培可以在保证江香薷不减产、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避免晚稻生产季节风险,既为市场提供稳定优质的药材,又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生产。提升江香薷与水稻品质,是解决粮药争地矛盾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二是提高土壤肥力。江香薷每亩使用商品有机肥2000~2500公斤,钙镁磷肥40公斤。该用肥量为综合省内江香薷—水稻轮作区经验施肥量,结合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导向,经多年田间试验、示范得出的过量施肥量,晚稻整地泡田翻耕时不施基肥,利用江香薷生产季剩余养分代替基肥。检测显示,种植江香薷后的水稻土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镁,以及有效锰、硼、铁、铜、锌含量均比同期种植早稻的土壤含量高,土壤供肥能力有所提高,有利于促进晚稻生长。土壤肥力提高的直接原因是大量有机肥的施入。
三是模式高效。种植江香薷后,大量施入有机肥,土壤肥力有所提高,有利于提高晚稻产量。经测产显示,江香薷—水稻轮作晚稻产量比早稻—晚稻连作晚稻产量平均高8.1%。因此,江香薷—水稻轮作能有效缓解连作障碍、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的高产高效。
以鹰潭市为例,每亩江香薷种植成本为1800元左右,比早稻多投入约1200元,2021—2023年江香薷亩产分别是414.81公斤、548.17公斤、585.35公斤,单价分别是7元/公斤、9元/公斤、17元/公斤,每亩对应的产值分别是2903.67元、4933.53元、9950.95元。2021—2023年江香薷—晚稻轮作后晚稻亩产分别是543.64公斤、545.84公斤、472.1公斤,晚稻单价分别是2.74元/公斤、2.72元/公斤、2.72元/公斤,对应亩产值分别是1489.57元、1484.68元、1284.11元。江香薷—晚稻轮作全年亩产值分别是4393.24元、6418.21元、11235.06元。对比早、晚稻连作,早稻每亩种植成本约600元,晚稻每亩种植成本约650元,2021—2023年早稻亩产分别是450.75公斤、452.14公斤、455.72公斤,晚稻亩产分别是502.83公斤、504.79公斤、439.82公斤,对应的全年产值分别是2522.66元、2530.51元、2362.96元。去除生产成本后,江香薷—水稻轮作比早、晚稻连作分别增加净产值670.58元、2687.70元、7672.10元。需要说明的是,2021—2023年江香薷—水稻轮作模式净产值相差较大,这是由于2021—2023年江香薷药材市场价格相差较大导致的。这里需要提醒广大种植户,在确定轮作规模前要充分了解药材市场价格,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记者: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普遍存在机械化生产程度低、适用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融合性较差等现状,在江香薷—水稻轮作技术产区机械化生产方面都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
付学琴:江香薷属于草本植物,机械收割方式可以参考油菜和水稻的机械化收割。2024年,我们的种植基地引进了药材收割机,收割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垄宽与收割机收割宽幅不太匹配,这个后期可以调整,江香薷收割完全可以实现机械化。
记者:付教授,最后请您详细介绍江香薷—水稻轮作种植技术。
付学琴:江香薷—水稻轮作是指在同一地块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江香薷和水稻,实现一年两熟的一种稻田水旱轮作耕作方式。
1.茬口安排
1月1日—7月25日,土地翻耕,播种江香薷,田间管理,收获江香薷。7月26日—11月上旬,土地翻耕,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收获水稻。
2.品种选择
江香薷选用江西主栽品种江香薷。水稻选用生育期在110~115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3.江香薷栽培管理
(1)整地作畦:前茬水稻收割后即可翻耕,翻耕深度20~25厘米,晒地1~2个月,然后耙细整平,起沟作畦,畦宽120~150厘米,畦高20~25厘米,畦沟宽25~30厘米。
(2)施基肥:每亩使用商品有机肥2000~2500公斤,钙镁磷肥40公斤。有机肥应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施肥应按《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6—2010)规定操作。
(3)播种:播种期2月下旬至3月下旬。每亩用江香薷种子150~200克,用清水将种子浸湿,与10公斤钙镁磷肥拌匀后均匀撒播,播种后不覆土、不浇水。
(4)芽前除草:播种后2天内使用乙草胺畦面喷雾防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喷洒除草剂后注意不要踩踏畦面,以免破坏防草封闭层。
(5)田间管理:出苗后15~20天,人工除草、间苗一次,使江香薷苗均匀分布,株间距10~15厘米。苗高5~10厘米时,抢小雨天气每亩撒施尿素5公斤。4—6月,阴雨天气多,注意清沟排水,防止倒伏。人工除草2~3次,6月上中旬抢小雨天气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7月15日前如遇干旱,选夜间灌水一次,其后不再灌水。
(6)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斑枯病、小地老虎、蚜虫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进行化学防治时操作应符合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的规定。
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根部,成株期也会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病中期新叶发黄,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根及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进而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萎蔫状况夜间不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最后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清沟排水,防止积水;拔除病株以防病害蔓延;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或40%克瘟散1000倍液或15% 霉灵45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斑枯病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褐色或黑色小斑点,小斑点逐渐扩大与邻近病斑汇合,形成不规则形大病斑,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脱落,出现叶片穿孔,病叶易脱落,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注意田间排水;及时除草、间苗,避免植株郁闭;在发病初期可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等进行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小地老虎会咬断幼苗茎基部,造成成片缺株。防治方法:小地老虎少量为害时可采用人工捕捉,于清晨巡视大田,发现被咬断的幼苗,即在幼苗根部附近寻找土壤疏松部分,挖出并消灭幼虫。如小地老虎为害较多,可用90%的敌百虫炒麦麸或谷壳作毒饵撒在田间诱杀。
蚜虫可使用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防治。
(7)采收:7月20—25日,当江香薷进入花期时,自地面5~10厘米处收割,在田间晾晒1天后扎成小捆然后收集转运。
4.水稻的栽培管理
(1)苗床准备:6月初,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作苗床,每亩使用商品有机肥2000~2500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例:抛秧1∶(18~20);机插1∶(80~100);手插1∶(6~7)。
(2)大田准备:江香薷收获后立即放水泡田翻耕,不施基肥。
(3)播种:选优质常规稻种,种子质量应符合《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404.1—2008)标准,每亩准备种子5~6公斤。6月29日—7月5日播种,秧龄20~25天。
(4)育秧移栽:7月26日—31日水稻移栽,抛秧或机械栽插,每亩1.8万~2.0万蔸,育秧移栽过程应符合《水稻抛秧技术规程》(NY/T 1607—2008)要求。
(5)肥水管理:施肥按《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6—2010)规定操作。分蘖肥于抛秧后7天左右使用,每亩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5~6公斤。穗肥每亩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3~5公斤。按照浅水移栽、寸水返青、薄水促蘖、够苗晒田、足水抽穗、干湿壮籽的原则管水,收获前7天断水。
(6)病虫草害防治:病虫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防治方法和药剂执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36/T 1077—2018)标准。草害可在抛秧后5~7天,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7)采收: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稻谷九成熟以上时采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